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NEWS

媒体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米乐M6官网首页 >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 媒体报道

推动节水成为绿色新风尚

  长宁时报 2020-5-15 聚焦


  摘要:在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中,仙逸小区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向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提出申请,更换小区自来水管网及增设变频水泵,在综合改造过程中一并将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建造水泵房。通水后不仅解决了顶楼居民水压不够的问题,也杜绝了水箱的二次污染,让居民们吃上了自来水管网的“直供水”,小区居民明显感到水质更好了。二次供水改造和水表外移后,一旦小区居民家中无人时发生水龙头、洗衣机等漏水,无需进入居民家中即可第一时间关闭水源,减少居民财产损失的同时也节能节水。

  全文:近年来,长宁区积极建设节水型城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加强节水宣传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开展计划用水管理工作,落实水平衡测试和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并在政府机关、医院、机场以及酒店等行业中探索合同节水模式。同时积极开展节水型机关(单位)、企业、小区、学校等社会载体建设,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探索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颜文彬

  节水型小区居民节水有“法宝”

  近年来,长宁区在推进节水型小区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至2018年,全区共有53个小区被命名为节水型小区,其中有5个小区被命名为节水型示范小区;2019年,新泾六村、仙逸小区等9个小区被命名2018-2019年度节水型(示范)小区。节水型小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探索节水“小窍门”“小技术”,提高了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精品小区改建试点小区,北新泾街道的新泾六村2018年实施海绵化改造工程,包括透水地坪、旱溪、调蓄净化设施等。记者在小区中心花园看到,花园的地面是透水地坪铺设,而绿化带下配备了调蓄净化设施,达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效果。透水地坪不仅对雨水有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还能发挥缓解城市内涝和热岛效应的作用。调蓄净化设施则是通过调蓄模块的拼接构造出储水的空间,经过物理沉淀作用达到雨水的净化,储存的雨水在24小时内缓释,在旱季可以浇灌绿化,有效地实现了雨水资源的利用。居委干部王子琦告诉记者,小花园的绿化刚种植的时候,需要人工浇水,天热的时候平均一个星期浇灌一次,天冷的时候一两个月浇灌一次,海绵化改造后,基本不需要人工浇水。疫情以来的几个月,一次水都没有浇过,绿化带里的花草、樱花树都长势喜人。

  在新泾六村居民活动中心的屋顶,还“藏”了一款节水“神器”,原来是15个12升装的“雨水收集器”。“雨水收集器”类似水桶,但形状却是方形,有一个开口,下雨天就自然收集雨水,晴天打开侧边龙头,就可以用来浇灌屋顶的绿化,从而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王子琦说,以前工作人员需要一次次提着装有自来水的水桶上到屋顶进行人工浇灌,既不方便,也耗费大量水,“小区实施海绵化改造后,从理论上来说,一年可以节约120升水。”

  该小区还大力推广微水洗车,开设了循环用水自助洗车点,居民可以利用物业的微水洗车设备自行清洗,也可通过APP联系预约微水洗车商家上门服务。一般洗一辆车需要使用50—80升的水量,用水量较大,而微水洗车可以将洗车水量控制在2升左右。

  记者采访那天,刚好一位居民预约了“车智家”的微水洗车上门服务,洗车员骑着一台尾部装有一水箱的新能源电动车,赶到小区固定的洗车点。据洗车员介绍,水箱内蓄水10升左右,可一次性外出洗车四五台。水箱里的水也不是一般的自来水,而是纯净水加入可降解清洁剂的混合液,洗车的时候也不是冲洗,而是通过高速气流产生的喷雾,这样可以起到吸附泥沙的作用。

  作为仙霞新村街道一个大型居民区,仙逸小区倡导居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中,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向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提出申请,更换小区自来水管网及增设变频水泵,在综合改造过程中一并将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建造水泵房。通水后不仅解决了顶楼居民水压不够的问题,也杜绝了水箱的二次污染,让居民们吃上了自来水管网的“直供水”,小区居民明显感到水质更好了。二次供水改造和水表外移后,一旦小区居民家中无人时发生水龙头、洗衣机等漏水,无需进入居民家中即可第一时间关闭水源,减少居民财产损失的同时也节能节水。

  此外,仙逸小区还结合全国低碳社区创建+微更新项目,推进循环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在仙逸居民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屋顶和科普长廊增加了檐口绿化,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灌溉檐口绿化。设置了“废水循环利用回收桶”,鼓励居民将家中的废水回收入桶,鼓励周边社区单位洗车用水等各类废水回收入桶,用于小区清洗垃圾桶等器具、绿化用水、洗车用水及清洗路面的用水,做到循环利用,减少用水量。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小区居民用水损耗大幅度降低,居民的节水意识大幅度提升。

  探索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

  近年来,长宁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探索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2019年,长宁区水务局获得“2019年上海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雨水综合利用)案例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而位于长宁区的虹桥机场,积极探索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2万立方米,在“2019年上海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雨水综合利用)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作为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航空模块,虹桥机场年航班量达到27.29万架次,客运量4564.98万人次,属国内大型繁忙机场。机场范围内用水单位众多,近几年平均年用水量近500万立方米。

  近年来,为实现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创建节水型单位,虹桥机场通过开展节水知识宣传、建立计量网络集成管理系统、管网漏损控制管理创新及应用、完善基础设备设施等措施的落地以及不断优化,近五年的年供水检测率从88%提高到90%。

  为缓解机场区域防汛排涝对周边河网的瞬时压力,虹桥机场设置了两片合计占地13.12万平方米的雨水调蓄水池,常规蓄容量约30万立方米,水质基本保持在地表IV-V类水,具有作为非常规水资源的良好条件。2017年,针对常年黑臭的机场河,虹桥机场编织“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主要包括控源截污、疏浚清淤、提升水动力、水生态修复等措施。由于南段围场河上游为断头浜,为提升河道水动力,虹桥机场充分利用飞行区南雨水调节池的雨水资源,并投入312万元建成配套引水系统,日均引水量约2600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旱天河道水动力问题,河道整体水质和水面景观有了极大改善。

  今年,虹桥机场将在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功能开发,将雨水利用起来进行道路冲洗、绿化浇灌、以及市政杂用,替代原先使用的自来水。通过功能定位的细分,将雨水在用水功能需求较低的环节上代替自来水,从而达到节水功效。根据目前场容管养工作标准,预计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2万立方米。此外,虹桥机场还将利用机场非常规水源的大体量特点,不断优化技术和管理措施,争取在节水降耗上越做越好。

  率先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打造“样板”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径流,改善城市的水循环过程。城市就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积蓄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18年,长宁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长宁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18-2035)》的编制、评审和上报工作。该规划确定了长宁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描绘了近期、远期长宁区海绵城市建设蓝图。至规划期末,规划区内全面实现海绵城市建设“3-5年一遇降雨不积水、100年一遇降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总体目标要求。在规划的引领下,长宁区建立管控体系,推进试点项目,打造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公园、道路与广场、河道与水务系统项目等不同板块的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长宁区将苏州河慢行步道(一期)、外环西河生态景观工程打造成公共、开放、绿色的生态空间。外环西河北起苏州河,南至南夏家浜,全长约5.2公里,是长宁区骨干河道之一。随着河道综合整治的深入推进,近年来,长宁区重点实施外环西河周边环境的综合改造,通过重点建设外环西河景观和外环生态绿道,全面提升外环西河的城市功能,把外环西河打造成生态、开放的清水生态环境景观和休闲滨水长廊,成为上海“最美河道”之一。在外环西河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中,考虑了滨水绿地景观和海绵城市控制雨水径流、净化改善水质等多方面需求,在滨水景观区设置了雨水花园、生态调蓄池等具有海绵概念的区域,过滤和稀解汇流雨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城市水资源环境的目的。此外,还建设慢行透水步道,更好地满足市民临水观景、休憩等功能需求。此外,在苏州河慢行步道(一期)工程建设中,长宁对有条件的绿化带设计“雨水花园”,对人行步道和局部广场铺设透水铺装,驳岸绿化带采取草沟+雨水湿地改造,“小雨不湿鞋”,让市民获得了良好的步行体验;在外环生态绿道一二期建设中,路面设计引入了循环再利用的环保透水性材料透水沥青,大大提高了路面对水的渗透能力;同时结合绿化升级改造,营造了“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

  下一步,长宁区将进一步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扶持力度,编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规划,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同时,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节水技术进行深入融合。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优水优用等要求,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促进区域内商务楼宇、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优先使用雨水集蓄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