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NEWS

媒体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米乐M6官网首页 >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 媒体报道

记录永不停歇的上海24小时——本报记者直击疫情期间城市运行保障现场

  劳动报 2020-4-9 工会


  摘要:上海城投集团东飞公司青年突击队队长施瑞煜率领的"施瑞煜班组"九名成员,负责浦东机场工作区域内206个垃圾收集点的收运和所有航班航空垃圾的集中消毒转运处置。涉疫垃圾"零"遗漏的背后,是施瑞煜班组一丝不苟的作业。班组成员彼此之间张弛有度、配合默契,还经过摸索,为涉疫垃圾处理流程定制了二维码,做到了"非接触"式无缝衔接。24小时轮岗作业,长时间背着、扛着各种消杀器具,成员们身上不时留下印记。但这支誓言"保障空港,决不后退"的团队,从春节到现在,一直都以全员隔离的方式坚守在浦东机场。

  全文:常住人口2400万的超大型国际城市,要守得住放得开,靠的是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疫情期间的上海城市管理和服务,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等运行,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有上千种之多。

  本报记者沿着一天的时间轴,切身体验上海这座城市面对复杂疫情所展现的高效且精细的运营管理细节。

  清晨5时

  浦东国际机场

  涉疫垃圾『零』遗漏的背后清晨5点,随着航班的到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又高速运转起来。施瑞煜和他的班组成员已匆匆用毕早餐,穿戴好全面防护装备,化身"大白",完成集结点名、班前会和体温测量,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战"疫"下半场,随着境外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数量的增加,以及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所有国际、港澳台航班转场至浦东机场,加上所有入境人员都需核酸检测,机场涉疫垃圾转运量成倍陡增。

  上海城投集团东飞公司青年突击队队长施瑞煜率领的"施瑞煜班组"九名成员,负责的正是浦东机场工作区域内206个垃圾收集点的收运和所有航班航空垃圾的集中消毒转运处置。

  "在进行消杀和转运之前,核对垃圾的来源数量更为重要,"施瑞煜告诉记者,航班进入浦东机场有一套复杂的报告流程,而这其中包含垃圾数量的信息。"一辆转运车处置十个航班的垃圾,我们要对每袋垃圾逐一核对,这个过程会持续一两个小时,"涉疫垃圾"零"遗漏的背后,是施瑞煜班组一丝不苟的作业。班组成员被分为两组,一组负责核对,一组负责转运和消杀处置。到下辆车的转运流程,两班人马角色互换,彼此之间张弛有度、配合默契。

  高强度工作并不意味着蛮干。经过前期摸索,施瑞煜和同伴为涉疫垃圾处理流程定制了二维码,无论是队员之间的交接班,还是和其他部门的对接,扫码不只带来便捷,也做到了"非接触"式无缝衔接。

  24小时轮岗作业,长时间背着、扛着各种消杀器具,成员们身上不时留下印记,每每摘下口罩和防护镜,他们脸上的汗水和勒痕清晰可辨。但这支誓言"保障空港,决不后退"的团队,从春节到现在,一直都以全员隔离的方式坚守在浦东机场。

  "一开始隔离,队员心里难免紧张,"曾获得世博会先进个人的施瑞煜是"85后",班组成员中有不少成员是"90后",为了尽快稳定大家的情绪,施瑞煜特别设计了一面板墙,上面贴上队员爱人、孩子和女朋友的照片。"我们多干点,才能让上海市民更放心点,也让自己的亲人、恋人离疫情更远一些,"他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每一个班组成员都在关键时刻挑起了直面病毒威胁的重责。

  "为了最大限度利用防护服,我们作业时候很少喝水,嗓子干了也只会抿一口。"不只是早饭匆匆解决,施瑞煜他们的午饭、晚饭时间也很有限,吃上几口泡面,席地而坐聊会儿天,在垃圾转运间隙打个五分钟的小盹儿,就是他们最好的放松方式。

  因为工作时间特殊,施瑞煜隔几天才有机会和6岁的女儿通话。女儿不断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一直哄她说很快就回来,会给她买玩具。"和其他逆行者一样,施瑞煜也把这份思念暂时藏在心里,"疫情结束后,我会带老婆和女儿出去旅行,好好陪陪她们。"

  ■劳动报记者陈琳

  上午7时

  地铁三号线殷高西路站

  一个早高峰,站务员早饭吃两顿随着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地铁早高峰客流情况如何?疫情防控工作又是如何开展的?记者进行了实地体验。

  上午7点,记者来到三号线殷高西路站,此时只有几名乘客进站,而在车站外,站务员正忙着布置蛇形通道,为即将到来的早高峰做准备。

  上午7点30分,客流量短时激增,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每分钟通过安检的人数可达50至60人次。安检员一边引导安检,一边进行测温,手中的红外热成像仪没有放下过。

  上午8点,随着人流不断涌来,蛇形通道里排起了长队,一些乘客甚至排到了通道外。几名站务员立即上前维持秩序,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谭女士是一位从事销售工作的上班族,日常她都会在早高峰搭乘地铁3号线前往公司上班。谭女士说,"车上每个乘客都自觉佩戴口罩,也保持间距,基本没什么人说话,总的说来还是蛮让人放心的。"上午8点30分,随着客流量减少,早高峰平安度过,包括值班站长刘仕文在内的17名车站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刘仕文笑着说,"我们现在早饭要吃两顿,早高峰前一顿,结束后一顿,因为既要防疫又要保障早高峰,特别耗体力,就跟游泳一样,一小时下来又饿了。"根据客流数据显示,自2月10日上海复工以来,3号线殷高西路站的客流量正逐步回升。从2月24日的2815人次,到3月3日的3500人次,再到3月30日的6550人次,正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8000人次。

  尽管客流量大幅增长,但疫情防控却没有半点松懈。据刘仕文介绍,车站在原有清洁消毒基础上,增加了消毒频次,对电梯扶手、自动售票机、座椅、闸机等重点区域加大清扫与消毒,每日不少于4次。站内还专门设置了隔离区。"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者,就会要求在隔离区进行初步检查。"刘仕文说。前不久,一名乘客在过安检时体温达到37.3℃,车站启动应急预案。虽然这位乘客没有重点地区行程史,但根据防疫规定,刘仕文还是劝说乘客自行离开。"接到通知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但作为站长还是要冲在最前面的。"刘仕文说。

  防疫期间,还是涌现了不少暖心事。一名乘客忘了戴口罩,站务员陆萍发现后上前劝阻,乘客说回家拿,上班要迟到。陆师傅二话不说,从口袋中掏出自备的口罩递给他。

  翌日,这位乘客找到陆师傅,送还了新的口罩,这让站务员感受到乘客对防疫工作的支持。

  ■劳动报记者柴一森

  中午11时

  浦东城运中心

  城市大脑:现代化治理的『总指挥』中午时分,浦东城运中心的指挥大厅内,118个座席呈弧形状排开,几乎所有工位上的信息处理人员都在忙碌地记录和处理手头的工单,没有午休时间,没有白天与黑夜,三班轮换,每天进行近万次派单……这是一个365天、每天24小时值守的全天候工作团队。这个团队是城运中心进行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细小分支,也是为"城市大脑"进行配套工作的一部分,而真正指挥整个城区有序管理的大"boss"是竖在这些座席面前、几乎覆盖了整面墙体的大屏幕。

  在这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浦东城市的所有"体征",包括当下返沪人员和隔离人员的数字变量、重点关注人群的移动方位、楼宇商务的人流情况、企业复工人员的基本信息,甚至是发热门诊的分布位置和任务承接情况等。这些数据背后,不仅依靠"城市大脑"24小时高速运转,还有完善的"神经元系统":308万智能水电气表、近4万物联感知设备、11.8PB(拍字节)海量数据以及全区各类视频资源,这些数据会准确感知城市运行的"脉搏"和"心跳",实现日常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发现、自动推送、闭环管理。

  回上海后,怎么证明自己已经居家观察满14天了?在浦东,你不用担心,"大数据"实时呈现,甚至你自己还没算清居家几天,居委已经得到提醒,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出期满证明了。若发现确诊病例未治愈出院的,该小区将被标记红色,并实行一级管理;若发现疑似病例未排除的,该小区将被标记橙色,并实行二级管理;若存在居家隔离或社区健康管理人数较多的,该居村委将被标记黄色,并实行三级管理。疫情发生伊始,浦东城运中心就开发了疫情防控专项模块,各街镇的分中心也配套了互联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这些数据分析,街镇可以对疫情突出小区、重点地区抵沪人员较多楼组等配以更多的物资和人员,并将相关数据反映至总指挥中心的平台上。街镇下面还有总计1323个村居社会治理联勤联动站,配备1700多个移动单兵,20多架无人机。每个移动单兵所在的点位实时视频,都可以回传至总指挥平台的大屏上,并时时视频连线,在遇突发事件时,启动无人机进行飞行管理,组成临时指挥部。

  "前段时间,一家企业发生火灾,城运中心第一时间派无人机飞赴现场调取相关数据,现场督察员通过‘单兵系统’进行视频实时传输,帮助平台指挥人员了解现场情况。依靠平台建设的应急资源数据库、无人机现场更新的各项指标,以及‘单兵系统’传输的实时视频,平台上的指挥人员比过去亲临现场更能掌握情况,大大提高了应急指挥的实战能力。"浦东城运中心办公室盛丹丹介绍。

  ■劳动报记者李轶捷

  下午14时

  第一管线市北燃气应急处置队随时待命,守护管线的运营安全下午14点,一声急促的铃声刚响,隧道股份第一管线市北分公司应急处置队队长郑振峰立即接通了电话,"哪里有管线损坏?告诉我地址。"电话那头是来自上海市北燃气销售有限公司的应急抢修信息,在这行做了39年,无论何时何地,快速响应已成为老郑的习惯。

  不到半个小时,老郑就出现在现场,这是一处因施工导致的管道破裂。与他一起来到现场的,还有燃气应急处置队的队员们。在隔离好施工区域后,抢修工作随即展开,"工地本身与外隔绝,可以立即施工,如果是道路还要考虑对交通的影响。"制定好方案后,老郑告诉记者,燃气抢修事关安全,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抢修时间,短则2个小时,长则10多个小时都有可能。

  作为上海市住建委下属的专业燃气应急处置队,第一管线下设6支队伍,可全方位地保障上海城市燃气管线的运营安全。郑振峰所在的应急保障队主要承担上海市北地区的燃气管道抢修工作。今年疫情及春节期间,应急保障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大部分成员如往常一样24小时轮流值守,以应对突发事件。"我每年都会留在上海,这份工作必须带着极高的责任心。"老家在河南的带班师傅侯高峰也在抢修现场,他表示,虽然已连续几个春节没有回家,但想到能守护城市安全,就觉得值得。今年2月8日晚上7点许,位于长江西路的一处燃气管道接口漏气,侯高峰及队员接到指令后立即奔赴现场,时值全民居家抗疫的特殊时刻,更要高效地完成抢修任务。"记得那天马路空荡荡的,只有我们作业人员的身影,这种情况在以往从未遇见过。"由于部分人员回乡过年,返沪时需要隔离,上海复工后,留守职工仍然保持着抢修作业的井井有条。

  随着上海各大工地陆续恢复施工,对燃气的需求随之不断攀升,对应急保障队而言,也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去年一年的应急抢修工作在200起左右。"第一管线市北分公司的负责人卢赟告诉记者,目前上海部分小区的管线安装工作尚处于暂停状态,等到陆续开放后,保障任务将更加艰巨,"对我们来说,随时待命,守护好城市燃气管线的运营安全就是最大的使命。"

  ■劳动报记者张锐杰

  傍晚18时

  嘉定新城污水处理公司

  保出厂水质,斩『粪口传播』路径每日数以万吨计的生活污水,因为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而变得异常危险——除去污水厂工作人员易感染之外,如若消毒不彻底,处理后重归水系,依然存在传染的风险。

  "自从发现相关风险后,我们第一时间加大了消杀力度,对出厂尾水中粪大肠菌群指标在国标的要求下再进一步降低,目前指标可以达到0个/L,彻底杜绝再传染。"站在出水口,伴着哗哗的水声,嘉定城发集团下属新城污水处理公司的副总经理黄申斌这样对记者说道。

  担负嘉定近30%的污水处理量,还要负责区域内医疗废水和集中隔离点污水的处理,要把好阻断疫情传播的最后一道关,其实并不容易。阻断传播的风险,在污水入厂之处就已经开始:记者在现场看到,负责垃圾清运的沈德峰仔细地穿戴好全套防护装备,带上消杀工具走向了密闭的垃圾间。污水中的杂物在第一道工序就被拦下,压缩后传送到垃圾间,沈德峰的工作就是反复消杀,及时转运。房门一打开,垃圾发酵后的刺鼻气味立刻飘散开来,沈德峰依旧一丝不苟仔细地喷洒消毒液;在不远处的入口处,化验员陈诗瑶正在采集一天中的进水水样,机器每2小时自动取样,她要将样品取回,化验后再与仪器显示的数据相比较,这样的工作,每天在出水口她还要重复一次。

  污水处理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从生化处理到深度处理,再到加次氯酸钠进行消杀,全程都在监控下进行。在中央控制室,污水处理车间副主任王勤介绍,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日均处理量为每日6到7万吨,低于日常的8到9万吨,但因为防疫要求提高,工作量并没有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污水泵被垃圾堵塞,一旦发生就需要马上处理。因为疫情突发,班组成员在2月3日就已基本返岗,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目前日处理量已恢复到节前水平,出厂的水质也始终保持一级A+标准。

  ■劳动报记者裴龙翔

  深夜23时

  久事公交328路夜宵车

  『独行侠』穿行在都市夜幕中4月1日深夜23时,记者在火车站南广场久事公交集团328路夜宵车站牌下,等来了唯一一个拖着拉杆箱的乘客。

  曹师傅告诉记者,他刚乘8427次火车,从安徽蚌埠赶到上海,参加明天的复工。

  2000年,曹师傅就来到上海做厨师,在兰心餐厅干了十多年的他,往年也是春节前回乡,但年初八左右就回来开工。今年,这场疫情使他"窝"在家乡,好不容易等到老板娘的电话,赶紧返沪。

  "明天上午就开张迎客了。"曹师傅有些兴奋地说,他的眼眸里有着憧憬,虽然餐厅生意好的时候,他炒完一天菜,躺下就不想动弹,但毕竟一个月一万多元的工资,使他撑起了一个家,他渴望早点站在灶台前,感受猛火颠锅的感觉。

  杨建敏驾驶着夜宵车进站。才匆匆抽了半支烟,老杨就开车离站。一路上,24个站点,途经华山路、淮海路……直至终点站上海动物园,都是繁华之地,但上下车的乘客只有十多个,其中有几个风尘仆仆地拖着拉杆箱。

  开了十多年夜宵车的老杨,对此见惯不怪。毕竟,夜宵车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乘客,尤其是火车返沪乘客花2元车资,就能回到自己的目的地。

  站在黑灯瞎火的虹桥终点站调度室门口,老杨掏出两块饼干,就着茶水吃起"夜宵"。老杨说,疫情前,夜宵车跑一趟,最多也就20多人。疫情期间,他经常开着空车来回跑。即便如此,每到一个站点,他还是按规定开门关门。"这是规定,没人上下也不能偷懒。"令他感到变化的是,近期,拖拉杆箱乘客成了夜宵车服务的主要对象,"都是赶回上海复工的。"老杨说。

  点起一支烟,老杨感慨:开夜宵车的司机都一样,希望车上乘客多些,人气旺点,但夜宵车注定不可能热闹的。由于一路上太冷清,老杨的保温杯里,沏的永远是浓茶。"开夜宵车,安全更要当心。"告别后,记者远远望去,一人一车,老杨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但车厢里的灯光,温暖地散发着柔光,仿佛在召唤着夜归人的到来。而此时此刻,久事公交集团其他33条夜宵线的驾驶员也和老杨一样,为我们这座都市的血管,注入了动能。

  城市夜幕下的时间轴,刻下了公交人的烙印。

  ■劳动报首席记者赵竺安微评!

  硬核职工力量是抗疫胜利的基石连日来,劳动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全市复工复产复市一线,全景式展现了各行业职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社会活力逐步复苏的生动景象。疫情犹如试金石,试出了全市职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的过硬担当。

  疫情防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主力军作用亟待进一步发挥。

  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职工群众正是其中"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本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上,上海定下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五年目标。方向既定,这份安全感的落实落细,离不开全市职工的持续付出。许多企业曾因疫情"停摆",如今复工复产全面铺开,把损失的时间和进度抢回来,此刻正需全市职工的"硬核"力量。上海身处产业链和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如何把受疫情的负面影响及冲击降到最低,同样需要全市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保卫多年努力积累起来的国内外订单和市场份额,不断为"上海制造"增加含金量和信任度。

  疫情带来的倒逼压力,既是危也是机,克服了危即是机。面对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全市职工更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主动投身企业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变革,紧抓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彰显主力军作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我们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统筹抓好防疫和经济社会运行,必然能够夺取这场战役的"双胜利"。

  ■裴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