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NEWS

集团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米乐M6官网首页 >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 集团动态

【解放日报重磅报道】与城市同行 与人民同心 与时代同频

2022-7-22 来源:解放日报

  

        

  2020年12月,城投兴港集团揭牌  

  2021年6月,上海城投与八家银行签署《上海城投“十四五”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8月,上海城投发布租赁住宅品牌——城投宽庭  

  2021年6月18日,北横通道西段通车  

  老港生态环保基地  

  2022年7月22日,上海城投集团成立30周年。一份沉甸甸的生日礼物不期而至: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100多天里,上海城投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战疫情,出色发挥了国有企业托底保障作用,获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市民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医废实现超极限状态下的高效安全处理,被写进了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于上海城投,这是褒扬,是光荣与使命,更是一种鞭策。

  1992年7月22日,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带着时代使命应运而生,成为全国首家城投公司。

  30年来,上海城投走过一段筚路蓝缕的成长之路,历经一次次改革洗礼、闯关夺隘,从单一的政府性投资平台,发展成为特大型城市建设运营企业集团。历经几次重大政策环境改革调整,率先突破,越发富有活力。

  30年来,上海城投从当初不到80人、注册资本只有10.2亿元的单一投融资平台,发展到如今1.6万余人、总资产超过7000亿元、年收入超过350亿元,业务遍布上海、辐射全国的特大国企,是业内公认的全国城投领域的样板和标杆。

  30年来,上海城投从市民需求出发,以确保重大工程建设、确保城市安全运行为己任,高质量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在推动上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大跨越的背后,是一代代上海城投人接力奋斗拼搏的付出,是上海城投对“创新、专业、诚信、负责”精神的执着坚守,更是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同步、与城市共进的使命担当。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上海城投新的30年已经掀开序章。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上海城投正在全力迈向“卓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入学习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海城投人将始终坚定这样一种信念——只要城市有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只要人民有期盼,我们就全力以赴。”上海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曙杰表示,上海城投定将不负时代、不辱使命,拿出打造百年基业的城投底气、迎难而上的城投韧劲、锐意创新的城投风貌、舍我其谁的城投担当,奋进新征程,再创新奇迹,展现新气象,铸就新辉煌。

  与城市同行

  上海城投的诞生基于一个非常现实的时代背景:如何解决城市建设“钱”的问题。当时,正逢浦东大开发,上海希望借此契机推动城市环境改善,但财政资金十分吃紧。于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上海城投应运而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城建投融资体制,在上海率先落地。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全国各地城投公司的对标企业。

  从“首个”到“一流”,有赖于上海城投为了顺应城市发展需求所尝试的多次“角色”转换。与全国绝大部分城投公司相比,上海城投早已走过了政府的融资平台和建设单位阶段,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能够进入实体化、产业化运作的城投类企业,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集投融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大型产业集团。

  借助整个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东风,过去30年间,上海城投采用了各种可行的融资方式,使用了几乎所有可用的融资工具,更在投融资上进行着不断创新,完成了多次“第一”。如,青草沙原水工程引入保险资金作为财力支持,这是中国保险资金进入上海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第一单,为上海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诸多“第一”的背后,是上海城投三个“多元化”的成果。融资主体、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使得上海城市建设财政一度“捉襟见肘”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以融资方式为例,上海城投利用区位优势,根据城市建设所需资金的不同期限、收益特点,对接金融机构的各类业务,创新利用各类融资工具,实现债务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如,探索建立集团内部金融机构,以产融结合的方式为投融资业务引入新的活力。2018年,由城投集团和太保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上海城投环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揭牌。2019年12月,上海城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两者“一内一外”为集团业务拓展和管理能级提升提供金融支撑。

  找到了钱,还要用好钱,这样的思考塑造了上海城投资金工作的核心理念——可持续融资。上海城投建立了集团信贷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企业银行授信的集中管理和分级使用,至2021年底,城投集团已落实新一轮“十四五”银企授信金额超过7200亿元。其次,采用科技手段进行资金统一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发生,2018年集团资金管控系统上线,进一步提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最后,建立债务风险控制模型。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完成集中统一的资金基础管理,是可持续的关键。

  在“还钱”方面,上海城投在全国率先提出“信用储备”概念,积极争取商业银行给予授信。依托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逐步理顺还贷机制,经过多年努力,长期保持AAA信用等级,为降低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上海城投的30年投融资创新,证明了“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行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替政府融资的职能变了,但服务政府的功能不变;城市开发建设主业不变,变的是获取项目的方式;融资功能不变,变的是融资方式。

  2003年主持建设中环线浦西段,成为上海城投从投融资主体向建设主体转型的关键节点。30年间,上海城投作为建设主体,早已扛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的角色,投资建设的民生保障类市重大项目超过280个,累计总投资达5692.4亿元。

  在历年市重大工程投资建设中,上海城投始终勇当排头兵。“十三五”期间占全市重大工程投资达20%。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城投逆水行舟,抢抓重大项目进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纵贯三十载,几乎每一项上海标志性工程,都留下城投印记。自路桥事业发端,上海城投的建设手笔一路拓展至水务、环境、置业等板块,其能力日益强大,从交通路网到内河航道网,从旧区改造项目到保障性住房,从供水排水网、生活垃圾转运处理到医疗废弃物和工业危险废物全链条处置网……通过工程建设,上海城投把初心使命写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工程摘得了无数个“第一”“之最”。这得益于背后操盘的上海城投,其建设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创新从来都走在改革前沿。挑战全球无先例可循的“南隧北桥”方案,建设垂直高度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建成大型河口海岸水库的青草沙水源地,完成中心城区大规模保留保护建筑思南公馆的城市更新,首提“三位一体”全新建设模式、探索集约化项目管理、大胆运用预制拼装技术,开创新江湾城“熟地开发”、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运输、15.3平方公里的城市综合固废处置基地等,无不是开全国之先,引全国乃至全球学习效仿。

  每一次转型探索,都伴随着城市深化改革的大背景。2005年之后,随着市属供排水企业,上海环境集团等单位的整体并入,上海城投成为涵盖路桥、水务、环境和置业四个行业的基础设施产业集团,实现了“政府性投融资主体、重大项目建设主体、基础设施运营主体”的统一。

  展开上海城投的发展版图,每天管理的工地数达到上百个,每天水处理、各类固体废弃物处理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管理内容“点多面广”,加上城市建设管理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安全有效运营成为难点。30年来,上海城投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强化安全发展逐一破题,为企业健康发展、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强大支撑。

  坚持科技引领,上海城投重塑新科创体系,于2007年首次成立科技与管理委员会。2018年上海城投再转型,整合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职能,重建科技信息部,揭牌成立上海城投研究总院,构建起新一轮“一委两线e+N”科创新体系,开创了城投科创新格局。

  2008年至今,上海城投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8项;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4项;主编各级标准70项;授权国家专利554项;科创奖项位居市国资功能保障类企业第一,为路桥、水务、环境与置业四大板块各类工程的建设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响应城市数字化转型趋势,上海城投于2018年启动“数字城投”建设,发布第一轮“数字城投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一朵云、一张网、一个池、一网管、一体系”建设成果,形成了“新基建、大基座、主系统”数字城投成果体系布局,为城投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作为规模庞大的城市建设和运营商,上海城投始终坚持用安全发展理念引领各项工作,用制度保障、技术赋能、人人参与打造安全的“黄金三角”,打造出城投标杆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当前,上海正积极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优化空间布局成为重要内容。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城投将继续扮演好城市建设的“三个主体”角色,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中心城区改造,以及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五个新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战略空间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等方面,更好发挥功能保障类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

  与人民同心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十几年间,这一理念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城市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背后始终活跃着上海城投的身影。

  上海城投运营的高速公路占全市高速公路里程的72%,原水供应能力占全市98%,自来水供应能力约占全市75%;污水处理能力约占全市75%,医废焚烧处置能力占全市近100%,干垃圾焚烧能力占全市80%,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能力约占全市50%,作为这样一支城市运营管理主力军,让路畅、水清、天蓝、居安,打造令城市居民宜居的环境,是深刻在上海城投人骨子里的使命。

  “要想富,先通路”,一句俗语道出了交通之于居民和城市的重要性。改革开放让上海发展提速,人们的交通需求随之增加,一座座桥、一条条隧道让浦江两岸“天堑变通途”,让分隔两岸的居民畅行梦圆,上海城投投资建成黄浦江越江桥隧20座,不断提升着浦江两岸居民交通出行的便捷度。

  如果说大桥串联起浦江两岸,那么城市路网则拉近了全城的距离。从申字型高架到中环线,再到如今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北横通道,由上海城投打造的条条大道不断压缩着人们的出行时间和沟通距离。

  大路铺就,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如何优化管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安全?

  截至目前,上海城投担负着全市11条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任务,收费站71座、收费车道729根,以及东海大桥、外环隧道、复兴东路隧道、郊环隧道等重要交通设施的运行保障工作和G40长兴岛、G1503小昆山、S32练塘等10个服务区的运营管理。为了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上海城投设计出了一套自动快速检测路段上异常停车、行人逆行、交通拥堵、抛洒物等事件的系统。2020年,城投“路桥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投运,通过高速公路运营养护全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为交通设施建立起健康档案,避免因设施隐患衍生出更大的安全风险,这一平台已覆盖全市收费高速公路总里程的70%以上。预计今年建成的S32申嘉湖高速,将成为全市第一条示范性智慧高速公路样板。

  水是生命之源。如今,上海人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水哗哗流出;走到河边,看到的是绿荫清水。为了这一捧净水,上海城投从“源头”到“龙头”默默耕耘了30年。

  早年,上海原水从黄浦江取水,水质不稳定,还常常飘着漂白剂的气味。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饮用水的品质需求越发强烈。在上海城投推动下,上海先后建成四大水库,至此改变原水供应格局。其中,青草沙、陈行、金泽三大水库由上海城投运营管理,总库容达5亿立方米,原水供应能力为每天1310万立方米,供应原水量占全市原水供应总量的98%。

  当活水进入水库,再流淌到千万家,必须经过各大水厂的深度处理和遍布全市的地下管网。上海城投加快推进多家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工作,通过直埋更新、非开挖修复等手段,推进全市各区域老旧管网改造工作,2016年起,上海城投已累计改造完成老旧管网超过1700公里。种种举措,确保饮用水的稳定和安全,成为保障上海人喝水的幕后功臣。

  水资源的好坏深刻影响着居民的生活环境。早年间,苏州河黑臭让老百姓无法打开门窗,严重影响生活。在上海城投数十年如一日投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苏州河愈发水清岸绿,成为令人们心生欢喜的城中一景。在污水治理中,上海城投不断提升工艺,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运营的18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到每天647万立方米,约占全市的75%。

  垃圾分类工作是上海的新时尚。“垃圾如何毫无遗漏地安全消失”“如何避免产生有危害的次生产物”“如何降低处置基地对周边的负面影响”……桩桩件件来自居民的朴实心声,推动上海城投不断优化垃圾处置体系。

  作为全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托底保障单位,上海城投已建立“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在前端,实现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在中端,依托12座中转站和徐浦、虎林两大集装转运基地,确保分类收运体系规范有序;在末端,老港生态环保基地、10座垃圾焚烧厂、4座湿垃圾厂为多品种固废提供利用与处置方案。

  为提升环境质量和处置水平,城投老港作为上海城投全资子公司,成为老港生态环保基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统一运营调度、统一管理服务的管理责任主体。面对城市垃圾治理难度系数成倍扩大的难题,上海城投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分类过程精准管控,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进入“快递式”精准可溯可控的新阶段。

  上海城投还担负起市民和社会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工作,设立了11家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仅2019年,就接待了2331批次共计13万人次的参观学习,将环保的种子深植市民心中,带领广大市民一起践行“新时尚”。

  安居是最大的民生。为了破解低收入家庭、外来人才、动迁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上海城投自成立之初,就投入心血参与打造安居之所,积极推动旧改,与时俱进打造居民喜爱的住房产品。

  多年来,上海城投投资及建成交付“四位一体”保障房约750万平方米,供应房源超过7.58万套。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才安居理想,上海城投打造“城投宽庭”租赁品牌,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如今,“城投宽庭”租赁住宅建设项目已遍布闵行、浦东、杨浦等区域。

  超大型城市的治理,历来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得益于前期探索和积淀,面对本轮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时,上海城投发扬特殊精神、扛起特殊责任,全力以赴战疫情、保运行、促发展,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今年3月到6月,上海城投的各条业务线处于异常忙碌和紧绷的状态。水务板块全力保障全城居民集中居家的用水稳定,公路板块想方设法确保高速公路各进沪道口保供车辆畅通。最吃劲的是环境板块,上海环境固处公司每天都在远超负荷运行,服务全市6700多家医疗机构、46家检测机构、195家方舱医院和500多个集中隔离点,在全市6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整合资源、深度挖潜,以超常规、超韧性的应急方式,承担着高峰期每天超1000吨的防疫医废处理,做到应收尽收、应转尽转,日结日清,牢牢守住了上海城市安全的底线。

  未来,上海城投将继续创新,全面提升路桥、水务、环境和置业板块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助力上海绘就超大城市治理“工笔画”。

  与时代同频

  在服务城市建设、运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上海城投本身也在革新迭代,通过破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发展赋能。30年间,上海城投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经历的创设、重组、整合、收购、剥离和管理创新数不胜数。

  这些转折或根植于国家战略,或是受行业变革影响,抑或是来自主动加压,都有力促进了城市转型发展、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为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上海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2017年,上海城投吹响了“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改革的新号角,在新的发展阶段对改革路线图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四化”不仅是在“三化”改革的基础上加了“国际化”,并且是将“三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2017年起的5年里,上海城投及其下属单位在“四化”方面取得多方面成绩——

  集团化协同作用日益彰显。集团统筹水务调度、垃圾中转和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运营,水域保洁上下游联动,监控黄浦江核心水域环境污染,实现进博会区域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各板块共同发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百分之百托底保障全市医疗废弃物和隔离区垃圾处置。

  市场机制优势开始显现。如,路桥板块推动事业部制改革,积极推动G1503郊环合并,改善了企业效益;水务板块着力构建“四全一支撑”的核心业务管控模式,向管理要效益;上海环境积极拓展市外项目,2021年末,市外焚烧项目数量占比60%,营收占比约47%;城投控股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落子黄山、常州、江阴三地。

  全面参与重点区域建设。响应国家和城市战略,集团全面参与临港新片区和“五个新城”建设,新成立的城投兴港公司参与编制了新片区“十四五”水利、供排水、水系建设和环卫等专项规划,推动危废高值资源化与集约化示范基地落地,承担3585条河道和166座农桥养护,开展滴水湖核心区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区建设。主动对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市场主体的身份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创始成员”单位,联手兄弟集团,投身示范区开发建设。

  建设运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如,全球规模最大的焚烧厂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正式运行;亚洲最大规模污水处理厂白龙港实现水质提标至一级A;领先国际标准的全地下式、生态型的泰和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

  高质量专业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城投公路连续三年(2018—2020年)、城投水务连续两年(2019—2020年)蝉联“金杯公司”荣誉称号。多项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上海市白玉兰奖。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工程项目高水平完成。

  专业化精细化确保城市安全运行。集团搭建了安全运营保障的四级定位管理体系,逐年提升运管精细化标准。

  创新研发实力不断增强。成立城投研究总院,先后承担雄安新区、临港新片区、老港基地以及上海市域范围内的环卫、水务专项规划研编,持续体现城投专业领域话语权;快速推进临港十大专项攻关,服务国家战略跑出城投加速度;全面构建城投企业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标准体系;紧扣城投“两个确保”功能定位实施技术研发,先后为上海中心、城投租赁住宅、吴淞江流域治理、松江建筑垃圾和湿垃圾、沿江通道等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内联外引、开放合作”的联合创新格局逐步形成。

  全力推进城投数字化转型。《数字城投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完成。路桥板块先后建立了路桥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工程安全监控系统和北横通道BIM协同管理平台,促进项目管理精细化、安全监测实时化和运维智慧化;水务板块首次实现了全产业链数据治理全覆盖,建成投运智慧供水管网管理平台;环境板块建成并应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和生活垃圾末端处置智慧监管系统,实现对垃圾规范运营的全程追踪、实时监控。置业板块,“城投宽庭”APP运营系统和租赁住宅BIM运维系统建设完成,开启了租赁住宅运营模式和工程运维的数字化创新转型。

  经过5年的奋斗,“四化”改革综合效应开始集中体现出来了,城投集团及下属板块的竞争力排名领先。路桥板块承建的项目涵盖了公路、内河航道和水利,具备承接整个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管理能力;水务板块发挥全产业链综合优势,已经形成了特大型城市水务一体化运营管理的模式,运营的设施能力、服务面积以及人口等规模位列国内单体城市之最;环境板块借助垃圾分类、两网融合,迅速构建了全产业链优势,是上海唯一一家集固废水陆联运、末端综合处置、水域保洁应急、资源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环境保障类国有骨干企业。

  三十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半甲子牢记使命,风雨兼程。回过头看,上海城投正是坚持了党的建设,坚持以服务上海为使命,坚持了当时创业时的“气”与“劲”,才能托举企业从一家初创公司发展成行业巨擘。

  30年再出发,上海成为将充分发挥功能保障类市场主体的作用,持续深化“四化”改革,全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全面融入和创新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大局的整体实力和能力、经营效益和效率显著提升。

  30年再出发,怀揣“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愿景,上海城投将积极抢抓新时代新机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拼搏进取、勇毅前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积极贡献城投力量。


  本文来自解放日报